找到相关内容36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禅学基础知识

    尽执著第八识称为“我”--“我执”的心。唯有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,它的特点既是无“我执”,断除了一切烦恼;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,第三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,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,在定中没有“我执”,但是当他出定后,我执之心再度生起;阿罗汉圣者破除了我执,在灭尽定中无我执,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。所以只有佛、阿罗汉和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。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?根据经典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3787504.html
  • 漫谈僧食

    做到的,在小乘中圣人,多住色界净居天,这样比丘效法天食,也是可以的。如果与饿鬼、傍生同时进食,那就未免不对了,尤其是夜晚,饿鬼听了饮食碗钵之声,咽中火起,饥饿难忍,从慈悲心出发,夜晚也是不应该进食的。                、七日药及尽形寿   七日药及尽形寿药是根据拥有药物时间的长短而命名的。佛陀一向提倡少欲知足,经常赞叹迦叶尊者行头陀苦行,终身坚持日中一食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漫谈僧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200202119.html
  • 漫谈僧食

    天人进食,日中是佛陀进食,下午是傍生进食,夜晚是饿鬼进食。比丘学佛自然要效法佛陀,所以在头陀苦行中,便是规定日中一食,但这是精进法门,不是所有比丘都能做到的,在小乘中圣人,多住色界净居天,这样比丘效法天食,也是可以的。如果与饿鬼、傍生同时进食,那就未免不对了,尤其是夜晚,饿鬼听了饮食碗钵之声,咽中火起,饥饿难忍,从慈悲心出发,夜晚也是不应该进食的。   、七日药及尽形寿   七日药及尽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4639928.html
  • 僧食

    学佛自然要效法佛陀,所以在头陀苦行中,便是规定日中一食,但这是精进法门,不是所有比丘都能做到的,在小乘中圣人,多住色界净居天,这样比丘效法天食,也是可以的。如果与饿鬼、傍生同时进食,那就未免不对了,尤其是夜晚,饿鬼听了饮食碗钵之声,咽中火起,饥饿难忍,从慈悲心出发,夜晚也是不应该进食的。  、七日药及尽形寿  七日药及尽形寿药是根据拥有药物时间的长短而命名的。佛陀一向提倡少欲知足,经常赞叹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0154845.html
  • [杂阿含经]研习“杂阿含经”论增上心学

    清净境界。   四禅天中还有不还天,为证圣人阿那含(此云不还)的寄居处。因他们所入之定为四禅的,所以四禅舍心家同分而安立居处。伹第四禅天,系有漏凡夫,只能伏惑,而五不还天,是无漏圣人,而能断惑,圣...rdquo;、“摩地”或“摩提”。意译又作“正受”、“等持”。禅定就是“安静而止息杂虑&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4863839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九讲

      D、慢:色界和无色界的有情,他们的福报、寿命等远远超过欲界有情,由此产生慢心。   E、无明:前面圣人还没有断尽无明烦恼,而阿罗汉要断除一切无明烦恼。那就是对十二缘起、四圣谛、八正道的...也会怒气冲冲的,但不会因此做傻事。证得二的人还会在欲界投生一次,就会证得究竟,出离三界,不再轮回。所以二果又称为“一来”。   圣人,五下分结断尽,不会再来欲界投生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877152.html
  • 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

    阿难,认妄为真,就是世间诸修行人,即使是已经进入九次第定,尚且还执著此妄想识心,以为真实,致使不能断尽见思烦恼,得证阿罗汉。以圣人的境界,尚且不是真心,何况你阿难位居凡夫,一向但求多闻,未曾切实...三界,诸幻化相,成分段生死的根本;圣人,不了生死涅槃等如空华,皆是属于身心的幻影,别攀涅槃之缘,成变易生死的根本;菩萨不达万法唯心,舍空有二边,攀中道之缘,成为微细变阳生死的根本。佛初次征心,继而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文珠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634074278.html
  •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(一)

    小乘圣人所居,叫做五不还天,亦曰五净居天。若于下界九品习气,同时灭尽,苦乐双亡,下界人间天上,与其绝缘,无寄生处,但于舍心清净念中,有胜、劣故,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众同分中,安立居处,以有五品,故...天。果利根者,不入四空,于此使出三界,证阿罗汉。天身高一万六千由旬,天寿一万六千大劫。   此五不还天,须「阿那含」果人,深修无漏圣定,非修有漏凡定者所可得生;所以下自六欲天乃至四禅,虽具天眼亦...

    赵亮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040277.html
  • 圆出世智 导世间行 培人天福 归极乐乡——读印光法师文钞

    解脱。圣人(阿那含)尚生五不还天,经许多劫方证四。若证四,则生死根本,断尽无余,然只是小果声闻,尚须回己所证之小,趋向如来大道,于十方世界,乘愿受生,广行六度万行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随己功行...皆由心而起。佛为大医王,能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,能依法修持,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。师于《学医发隐》中概括了身体的种病:一、宿业,二、内伤,、外感。明示此种病的病因及治法,言此种病唯宿业难治。倘...

    颜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641450.html
  • 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

    阿难,认妄为真,就是世间诸修行人,即使是已经进入九次第定,尚且还执著此妄想识心,以为真实,致使不能断尽见思烦恼,得证阿罗汉。以圣人的境界,尚且不是真心,何况你阿难位居凡夫,一向但求多闻,未曾切实...欲成嘉馔,纵经尘劫,终不能得。   生死根本,是指阿难以及一切众生,自从无始以来,背觉合尘,不知见相二分,虚妄不实,攀缘三界,诸幻化相,成分段生死的根本;圣人,不了生死涅槃等如空华,皆是属于身心...

    悟实和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5441785.html